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企业文化
主办:黑龙江省作家协会
ISSN:1003-5400
CN:23-1305/G2
语言:中文
周期:旬刊
影响因子:0.0355999991297722
被引频次:7166
数据库收录:
人大复印报刊资料;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;期刊分类:财经商业
期刊热词:
企业文化,企业,企业管理,企业家,企业文化建设,文化,老板,创业,消费者,董事长,企业文化,企业文化建设,企业,企业管理,文化,企业家,文化建设,思想政治工作,以人为本,国有企业,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【文化名人看广东】马镇坤:铁肩担道义 为时代画

来源:企业文化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8-27 18:12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新华网广州8月26日电(李俊豪 王清)乐于读书,终日手不释卷;勤于写作,文章笔酣墨饱……读书与写作,是马镇坤一生所爱。新闻人应谦虚谨慎、学富五车,打磨好功底,肩负起道义,练

新华网广州8月26日电(李俊豪 王清)乐于读书,终日手不释卷;勤于写作,文章笔酣墨饱……读书与写作,是马镇坤一生所爱。"新闻人应谦虚谨慎、学富五车,打磨好功底,肩负起道义,练就一支过硬的'笔杆子',推动党的新闻事业向前发展。"

" 老牛亦解韶光贵,不待扬鞭自奋蹄"。马镇坤为羊城晚报社原社长、高级编辑,85岁的他初心不改,仍胸怀大局,时刻关注传媒业发展前景。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,他认为当代媒体应把握时代脉博,走在时代前沿,扎根人民,锤炼"四力",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时代华章。

羊城晚报社原社长、高级编辑马镇坤。新华网 林晓蕾 摄

脚踏实地 躬身新闻三十余载

谈起与新闻的机缘巧合,马镇坤把时间回拨到1965年。这一年里,本来在广州市第一商业局党委宣传部工作的马镇坤被调入《广州日报》理论部,开始在广东新闻界渐露头角。

" 1965年以前,我主要负责对外宣传和讲授政治理论课。当时第一商业局下面有十几个单位,每逢有好人好事等,我会从单位供稿中选取有新闻价值的线索,按照报纸模板写成消息、通讯,或者撰写成理论文章,为《广州日报》供稿,采用率较高。"马镇坤说。久而久之,他结识了不少报社的编辑和记者,也正是这样,练就的写稿本领成为了他进入新闻行业的敲门砖。

从1965年到1996年,从事新闻行业三十余载里,马镇坤辗转于《广州日报》《南方日报》《羊城晚报》,他从记者、编辑做起,到部门副主任、主任、报社副总编辑,直到社长,一步一个脚印,是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。

在担任羊城晚报社社长期间,马镇坤当时向报社提出了"三个一流"目标,即创一流报纸、一流效益、一流设备:

创"一流报纸"是办好报纸,提高质量,关系到报纸的生存和发展。处理好报纸"姓党姓羊又姓晚"的关系,突出地方特色和晚报特性,让报纸"飞入寻常百姓家"。

创"一流效益"是以广告为重点发展经营事业,并开展多种经营活动,向第三产业及高科技产业领域拓展。

创"一流设备"是引进先进的印刷设备,建立起新闻综合业务处理网络系统,实现写稿、编辑、审稿等电脑化、网络化。

" 目标的确立为报社发展起了助推器作用,报社人员积极性有了,工作效率提高了。"马镇坤说。

打磨功底 做合格的新闻人

在马镇坤看来,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人,得具备三大素养:一是良好的政治素质,二是深厚的理论基础,三是精湛的业务水平。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,缺一不可。

首先要在政治上、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,新闻工作者应该增强观察事物、观察生活的能力,增强发现和捕捉有价值新闻的能力,努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把握新闻的主动权。

" 一个记者如果站不到一定高度,就会产生'新闻近视',眼前的新闻看不见,重要的新闻抓不住,贻误时机。记者既要吃透'上情',胸怀全局,还要了解'下情',找准落点。"马镇坤说,在研究新闻理论的同时,新闻工作者还要广泛涉猎社会、法律、经济等学科知识,丰富知识结构,拓宽思维和眼界,为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扩充知识储备和提升职业素养。

近年来,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、传播新手段的推陈出新,物联网、大数据、5G通信技术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动了媒介生态演变,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,如何占据舆论主阵地,唱响传播主旋律,逐步提高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和公信力?

马镇坤表示,传统主流媒体要想更好地占据主导地位,关键要注重留人才、学技术、引资金,培育全媒体记者,同时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,建立全媒体矩阵。"在媒介技术淬炼提升方面需要多向大型互联网企业学习,请高科技人才过来授课,深入学习和交流。"

在融媒体时代,马镇坤认为传统主流媒体应坚持内容为王,提高新闻舆论影响力。"新闻舆论吸引公众、动员公众,是通过新闻作品的吸引力、感染力来实现的。优秀的新闻作品被老百姓喜闻乐见、引发情感共鸣,为新闻舆论工作提供支撑。"

与时俱进 与大湾区发展同频共振

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文化同源、经济互补、社会开放等特征,如何在合作中酝酿新思路,在发展中谋求新变革,驶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?

文章来源:《企业文化》 网址: http://www.qywh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827/777.html

上一篇:京文投助力非遗传承 匠心延续文化命脉
下一篇: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成立健康专业委员会